
焦虑症的发作有规律吗?
一、大脑是闲不住的
经常有人问我,为什么恰恰是在他们身心松弛之际焦虑症的躯体症状会突然袭来,比如晚上窝在沙发里、愉快地度假、做一些熟练动作如在高速公路上开车,等等......
答案很简单:我们的大脑在安静状态下比在压力状态下更容易自动启动已经固定的反应模式,而且大脑“闲不住”,总要找些额外的工作来做——当我们全身心投入地做一件事情。
比如一次重要的通话、一个棘手的任务,或者争分夺秒地赶进度时,大脑没有空间留给焦虑和恐惧。
可是一旦我们安静下来,大脑就开始给自己找事情做。这时什么想法会来得更快呢?是走高速公路的负面想法还是走羊肠小道的愉快回忆?
当然是走高速公路的负面想法来得更快!🛣
如果负面想法的神经元联结比正面想法的神经元联结更强大,大脑就会更容易产生负面想法。
二、大脑拥有自主反应
其实你的思考方式在不断塑造着神经元网络的结构。人脑每天会产生几十万新的神经元联结,将这一天中出现的想法都存储起来。
当某种想法反复出现时,相关的神经元联结会越来越强大,反之,出现频率不高的想法,其神经元联结会逐渐衰退。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会渐渐淡忘学生时代学过的数学公式,因为这些公式长久不用,相关的神经元联结消失了。
正面想法如果出现频率太低,也会像那些数学公式一样失去相关的神经元联结。
神经元的联结方式决定了大脑在面对外界刺激时会做出何种反应,也就是说,大脑中已经建立了各种想法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久而久之,大脑会形成自主反应,我们不是大脑的主人,正相反,我们的一切行为都被大脑控制。
三、用大脑重新”编程“
有一种危害特别大的自主反应叫作“目的性悲观主义”😭
大脑倾向于更多地感知消极的事物,对周围的美好视而不见,所有那些可能帮助我们改善生活的机会都被大脑选择性忽略。
也许太多糟糕的经历使你所见所感都是困苦愁烦,也许你继承了父母负面悲观的思维模式,不过没有关系,你仍然可以重新训练大脑建立正确的反应机制。
你绝对可以将自己的大脑重新“编程”,摆脱那些莫名其妙的躯体症状,恢复感受美好的能力。
也许此时此刻你完全看不到希望,但你要相信,痊愈确实是可能的!大脑会对经常重复的行为形成自主反应机制,比如刷牙、开车、打字等,忧虑与恐惧也是同样的道理。
会开车的人不难明白我的意思——技术熟练的司机可以一边开车一边想事情、听收音机或者和同车的人交谈,他根本不需要特意考虑什么时候应该踩离合或换挡,发动机转速多少,这个转速下应该开几挡,是不是刚才应该看一下后视镜......
这些动作会让一个初学者手忙脚乱、满头大汗,而在一个有经验的司机那里早已成为无意识的自动反应,原因正在于我们的大脑会将有意识的思考转化为无意识的反应。
如果我们一再重复某些动作或想法,大脑就会形成固定反应模式,这些动作或想法的控制权已被从大脑转移到小脑,成了无意识行为,由此在大脑中为有意识的思考腾出空间,以便接受新的任务,应对新的挑战。
如果你已经被负面想法束缚了很多年,总是习惯性焦虑,你可能不太有信心改变大脑的负面反应模式,摆脱各种躯体症状。
确实,目前的焦虑症常规疗法中没有一种能帮助患者迅速长久地改变神经网络的结构。
不管是暴露疗法、解析童年伤害(心理分析),还是呼吸练习抑或肌肉放松都不能改变神经元的联结方式。
暴露疗法与心理分析甚至会强化大脑的恐慌反应模式。
五、用正确的疗法训练大脑
现在很多心理医生乐于给患者开抗抑郁药物与镇静剂,其实这些药物并不能在结构上改变大脑,最多只能略微缓解躯体症状。
成功的疗法必须能够让你的大脑尽快产生存储愉快感觉的神经元联结。当这些神经元联结达到一定数量,大脑就会将相关信息转移到小脑,正面情绪的自主反应模式成功建立。
基于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的思维训练法可以大大缩短这个从形成神经元联结到建立小脑自主存储反应模式的过程。
几天之内你就会感觉情況好转,3到6周后病情明显改善,6到12周后82%的患者可以完全摆脱焦虑症。
获取治愈焦虑症的神奇方法,关注公众号:罗杰的宝藏